巡青史之残诰。
览朱管之遗册。
惟鲁滨之一叟。
信衔道而探寂。
世艰险而多阻。
君英明而不革。
讲业兮齐卫。
论精兮汴泗。
子之说兮义已秘。
成贾郑之雄理。
可黄何之壮思。
惜古人之取才。
瞰青云而靖意。
意恬怅兮有端。
才嶒峻兮可观。
宪妫禹而折法。
袭仁谊而求安。
不嬿婉于戚施。
宁踸踔于马兰。
俾后生之庶士。
鉴明德之景翰。
惟山中兮寂寞。
沉忧思兮无从。
石红青兮百叠。
山浓淡兮万重。
日下兮□□。
月出兮铜峯。
竹色兮拂户。
水气兮绕窗。
味哲人之遗珍。
折片句兮忘老。
嘉石门之埋名。
怜柳子之沉道。
书吴伯于衣袖。
镂颜子于心抱。
筹出处之叔仲。
酌言默之多少。
若妙行与上灵。
非积学之所绍。
至游夏以升降。
幸砥心而勿夭。
杂三言 镜论语。南北朝。江淹。 巡青史之残诰。览朱管之遗册。惟鲁滨之一叟。信衔道而探寂。世艰险而多阻。君英明而不革。讲业兮齐卫。论精兮汴泗。子之说兮义已秘。成贾郑之雄理。可黄何之壮思。惜古人之取才。瞰青云而靖意。意恬怅兮有端。才嶒峻兮可观。宪妫禹而折法。袭仁谊而求安。不嬿婉于戚施。宁踸踔于马兰。俾后生之庶士。鉴明德之景翰。惟山中兮寂寞。沉忧思兮无从。石红青兮百叠。山浓淡兮万重。日下兮□□。月出兮铜峯。竹色兮拂户。水气兮绕窗。味哲人之遗珍。折片句兮忘老。嘉石门之埋名。怜柳子之沉道。书吴伯于衣袖。镂颜子于心抱。筹出处之叔仲。酌言默之多少。若妙行与上灵。非积学之所绍。至游夏以升降。幸砥心而勿夭。
江淹(444—505),字文通,南朝著名文学家、散文家,历仕三朝,宋州济阳考城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)人。江淹少时孤贫好学,六岁能诗,十三岁丧父。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,开始其政治生涯,历仕南朝宋、齐、梁三代。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。泰始二年(466年),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,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,被诬受贿入狱,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。刘景素密谋叛乱,江淹曾多次谏劝,刘景素不纳,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。宋顺帝升明元年(477年),齐高帝萧道成执政,把江淹自吴兴召回,并任为尚书驾部郎、骠骑参军事,大受重用。 ...
江淹。 江淹(444—505),字文通,南朝著名文学家、散文家,历仕三朝,宋州济阳考城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)人。江淹少时孤贫好学,六岁能诗,十三岁丧父。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,开始其政治生涯,历仕南朝宋、齐、梁三代。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。泰始二年(466年),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,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,被诬受贿入狱,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。刘景素密谋叛乱,江淹曾多次谏劝,刘景素不纳,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。宋顺帝升明元年(477年),齐高帝萧道成执政,把江淹自吴兴召回,并任为尚书驾部郎、骠骑参军事,大受重用。
梁宣王挽词三首。唐代。宋之问。 贵藩尧母族,外戚汉家亲。业重兴王际,功高复辟辰。爱贤唯报国,乐善不防身。今日衣冠送,空伤置醴人。金精何日闭,玉匣此时开。东望连吾子,南瞻近帝台。地形龟食报,坟土燕衔来。可叹虞歌夕,纷纷骑吹回。像设千年在,平生万事违。彩旌翻葆吹,圭翣奠灵衣。垄日寒无影,郊云冻不飞。君王留此地,驷马欲何归。
洋河曲。明代。叶元玉。 西风吹洋河,北风吹洋河,风水相激如鸣珂。少年巳有四方志,今日果向穷边过。我有千里骥,可以空骆驼。我有双龙剑,当为斩鼋鼍。江山风景自殊异,肯把双泪徒滂沱。韩范亦是书生辈,岂必一一亲挥戈。
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四十二。近现代。伯昏子。 太上屈尊抟众杯,岂能尽破恣狂诡。芸芸手足美头颅,何爱造之何怒毁。
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。宋代。苏辙。 邑居欲尽溪山好,不作层楼无奈何。岩谷满前收蜡屐,漪涟极目卷渔蓑。安心已得安身法,乐土偏令乐事多。千里筠阳犹静治,还家一笑定无他。
送王恪司门知绛州。宋代。文同。 绛守园池天下夸,绍述有记词聱牙。苍官青土左右树,神君仙人高下花。远水依然尚钩带,旧门想已无靴檛。自怜俗状不能到,此去羡君专宴衙。